电子报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电子报 >

相石为本 惜石如金――十论福州人“贵石溅玉”文化传统

来自:未知   发布者:余斯伟   发表于:2017-06-07 14:48   点击:

        “鬼斧神工一技超,名家辈出品通销。不同流派殊刀法,千载寿山著石雕。”诗人缪播青用诗化的语言勾勒出寿山石雕这朵艺术之花的奇异景象,让人回味无穷。
         人们常说“玉不琢不成器”,寿山珉石虽有“国姿天色”之天然美,让人萌发出喜爱之情,但实际上许多到了人们手上的寿山原石,常因瑕疵与缺陷,让人感到婉惜与遗憾,于是加工雕琢寿山石,就成为一种追求,一种手艺,一种艺术。现在人们见到最早的寿山石制品是4000多年前在新店浮仓山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石镞、石凿、石斧之类的工具,还谈不上雕刻。1954年,人们见到出土于仓前山福建师范学院桃花山工地,1500多年前南朝墓里的寿山石猪,以及后来又见到西门外圣王山和北郊二凤山南朝古墓出土的寿山石猪,那已明显是经过雕刻加工的寿山石雕工艺品了。
潘主兰先生在《寿山石刻史话》中指出:“优秀石工,能够运其技巧,固势利导,使色彩的缺陷,以及其他瑕疵,变成优美的画图,就是从勾勒云峦与锦袱的雕刻技法,进一步发展的恰到好处的工夫勾勒成山林、花鸟、人物、屋宇,能把石疵累瑕掩盖掉,或者剔除掉,石的价值因此而提高。”自1500年前的南朝起,福州寿山石雕刻艺人就不断地广采博纳,“妙造天然”,不断地针对新发现石种特点,加工雕琢,在认识与创造中,“出其新意”,完善作品。那精美绝伦的寿山石工艺品让世人喜欢,亦造就了福州人“贵石溅玉”文化传统。
         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的寿山石雕艺术极具福州地域文化特色。福州人早就十分珍惜自己的珉石资源。《观石录》载:“宋时故有坑,官取造器,居民苦之,辇致巨石塞其坑,乃罢贡。”福州的民间艺人有着“惜石如金”的传统,他们十分珍惜自己手中的石材,从大量出土的宋代石俑上,我们可以见到古代艺人工于心计的相石过程,高兆曾记载:“石有格,有水痕,有砂隔,解石先相其理,次测其络,于是避水痕,凿沙隔以解之。”又载:“石理不一,相石为难。肤白中白;肤黄中黄;中玄黄,肤黝然,不可以皮相。”可见,相石是门学问,是门技巧,所以艺人传有“相石为本”的口诀。东西门派艺人中均重于相石。福州古董巨商刘巨秀儿子刘斯章回忆道林清卿相石的故事:“整天一个人抽烟,悠然自得地、慢慢地在石上勾画,很得意的样子,可是第二天来时又全擦掉了。先父说,清卿动刀雕刻就是他全想好了,没有任何悔意。”
         东西门派艺人均承继于杨玉璇、周尚均之法,两派艺人雕品的侧重面不同,东门派以圆雕著称,而西门派以印钮为主。两派艺人均主张“返见天然”,“惜石如金”。他们来自乡间,雕刻的内容为百姓的生活,雕刻的多是风调雨顺、吉祥如意、升官发财等传统题材作品,所以均有精绝古朴、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福州人对寿山石雕情有独钟,从福州走向仕途的众多文人和漂洋过海创业的人们都喜欢“怀揣家乡寿山石、安如磐石闯天下。”
         1949年后,有不少福州人离开大陆赴台。两岸隔绝期间,许多在台的福州人以石结缘,以石会友,以石寄情,他们成立“海峤印集”,出版《海峤印集癸丑印展图目》。后来,又成立“台湾篆刻学会”,福州人赵耕石、赵雪楼、吴仲尼、吴伟民、吴翔鸣、陶寿伯、张金石、梁乃勇、王石夫、王长凎、王小疵等成为骨干。台湾的寿山石爱好者,不少是去台的国民党官员、画家、篆刻家、收藏家,他们怀恋大陆,对故土寿山石爱不释手。两岸缓和后,他们不断回大陆购买寿山石。回台湾后,还整理出版了大量的有关寿山石的书籍,使福州人“贵石溅玉”文化传统在台湾等地得到弘扬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