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主页 > 电子报 >

发现《海底世界》的美

来自:未知   发布者:文:史芹   发表于:2016-11-24 10:05   点击:
       寿山石作品《海底世界》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亨云的经典雕刻题材,同时也是他从艺几十年来的代表作品。
  《海底世界》于1988年开始雕刻,雕刻前是一块139斤重的寿山高山原石,1990年雕刻工作完成之后,作品重量只剩下39斤,作者的艺术天份和高超技巧直接赋予在了这样一个创作过程中。作品1990年由福建福州远赴河南洛阳参加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获得“珍品金杯奖”。
 
  专业性大奖向来被认为是对作者和作品的莫高肯定,而我认为透过荣誉,干净地剖析作品应该更能看清一个作者的艺术本真以及获得欣赏的经验,从而真正地深入到作品的创作之美。而寿山石经典作品《海底世界》就给了欣赏寿山石雕刻艺术的人们一个绝好的在美的世界中漫步的机会,以及寻找美、发现美的可能。
 
  《海底世界》的巧雕之美
  寿山石的巧雕和材料密不可分。材料是天籁。土地产生出材料,材料又决定了工艺,其间神秘般地凝聚了许多人工智慧难以预料的因素。倘是能得到适当的材料,便如同得到大自然的恩赐。寿山石色彩丰富,文人曾以“剖之斑斓具五色,他山之石皆卑凡”对其进行歌颂,而《海底世界》原石正是红、黄、白、黑、赭……诸色俱全。寿山石雕刻属于工艺美术的范畴,工艺即材料与技艺的结合,工艺的使命乃是有效地利用材料,使材料在技艺的造化下显露出自然之雕琢美。因此,在《海底世界》的雕刻中,寿山石“因色取巧”的特殊技艺在林亨云对材料的取舍、艺术的加工之后呈现出技艺与材质的精妙,不容不细细欣赏品味。
  眼前是一个海底世界,游弋于海水、珊瑚礁、岩石的热带鱼类:蝴蝶鱼、孔雀鱼、金凤凰鱼、银鳞鲳鱼、蝙蝠鱼、海马……等,每一种海底生物色泽天然,波光潋潋的水波若有若无,泛着黄昏大海特有的颜色。有人说林亨云大师的相石巧色功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举例海底世界里的各种生物鱼类无不活灵活现、生动逼真,更指出这件用高山石巧雕而作的《海底世界》无一刀雕刻水波纹,却无时无刻不充盈着碧波盈盈的水性诗意,脂润光洁的五彩宝石似乎隐匿着某种魔力,如诗如画如歌如赋的表现着海底世界的繁华与喧嚣。
  的确如此。如果说上述看法表现了林亨云《海底世界》“巧雕技艺”中的“巧”,那么,“巧雕技艺”中的“技”在这件作品中的出色表现则堪称寿山石雕刻技艺的经典范例。“技”早在《魏书》中就有“百工技艺”的记载,在佛教书籍中也能找到“技艺天”的说法。“技”和其它的汉字组合产生“技能”“技艺”“技巧”等奇妙词语,而“技”单独来说可以被认为有三重意义,即“技能”“技术”“技巧”,它们之间似乎相似却又并不混杂。区别于以“能力”为主导的“技能”和以“方法”为主导的“技艺”,“技巧”似乎总要做得好一些,在艺术评论者挑剔的眼光里,“技巧”已不再是技能,也不再是技术和技艺,而是谋划。它让人们看到作者处理作品的追求和在这过程中的高雅趣味。
  《海底世界》色彩不下十种,大自然赋予的颜色深浅不一,其中有连片的黑色,在林亨云意识性的技巧工作之下,他将大片的黑色剔除,保留下一部分处理后成为鱼的两只眼睛,这一取巧技艺曾经让很多人不相信,误认为是镶上去的。更为惊讶的是,在《海底世界》的右部,作者雕刻了一条大鱼,大鱼的口中正吐出一群小鱼。这种学名叫吴郭鱼的母鱼将卵含在口中孵化,孵出小鱼吐出口来,让它们自由自在奔向大海生活。而林亨云雕刻刀下的这群小鱼,如同针眼般大小的一对对眼睛,居然全部都是利用天然的色泽赭色雕刻而成!不得不让人佩服这高超的“技巧”和林亨云大师的出色“谋划”,这件作品完成之日起便屡屡博得名声,也成为寿山石巧雕作品的大美之作。
 
  《海底世界》的镂雕之美
  第一次看《海底世界》作品大约是在十年前的2003年,那时我正在拍摄一部讲述中国艺术家艺术生活的《大师》纪录片,第一眼看见《海底世界》便觉得它与众不同,其中这种不同的感觉相当一部分来自作品本身的视觉引导。
  如果试图理性地解释感性的艺术,“视觉引导是一种所有人类共有的、对于视觉刺激产生的、一系列的复杂的原始本能反应”,似乎会觉得太显生涩及枯燥,不太好玩也不太好看,倘若换一种句子来理解,“帆影多从窗隙过,窗放群山到榻前”或者“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便显得风情和趣味起来了。的确,《海底世界》的美正是通过类似窗栏的空隙、一帘风雨的空间视觉引导而展现层层叠叠与众不同的空间美、意境美。而这,直接地说,是作者通过寿山石的镂空雕刻而实现的。
  镂雕是圆雕中的部分绝技雕法,它把石材中没有表现物象的部分掏去,但在石材中保留原石材能表现物象的部分。施行镂雕的石料需质细性纯,尤其是镂空的部位不能有裂纹和砂隔,否则容易造成断裂。镂雕常与圆雕或其它技法相结合,成为作品组成的一部分。
  镂空雕最重要的美感在于产生出空灵美、距离美、意境美。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美议》中谈到:“美感的养成在于能空,对物象造成距离,使自己不沾不滞,物象得以孤立绝缘,自成境界:舞台的帘幕,图画的框廓,雕像的石座,建筑的台阶、栏干,诗的节奏、韵脚,从窗户看山水、黑夜笼罩下的灯火街市,明月下的幽淡小景,都是在距离化、间隔化条件下诞生的美景。”
  《海底世界》目之所及一重要深刻印象是大面积的镂空海底珊瑚,从位置上讲,镂空海底珊瑚从作品左半部分一直延伸至作品三分之二黄金分割区域,从层次上讲,镂空珊瑚则从作品表面的第一层巧妙过渡到作品中间层、背后层,这样一来,横向纵向都出现了若隐若现的镂空视觉效果,观者就不再局限于单一的视觉聚焦,而是被引导至数层视点,视觉感放大延伸,进入另一个无限想象的空间。所以在这件作品中,即使作者没有用雕刻刀刻画一丝水波,也不可能呈现一个现实生活中完整的海底世界,但是观者看到了水波流动,看到了水里的生动,看到了作者艺术创造追随真宰创作出来的无垠的海,气象万千的海底世界。
  镂雕作为雕刻中的一种富有独特表现力的技法,似乎更加凝聚着创作者的智慧和勇气,大胆的艺术构思往往结合小心翼翼的雕刻实践,就仿佛在寒光闪闪的刀尖上舞蹈,每一个旋转,每一个亮相都伴随着虎视眈眈的危险和魅力,倘若一不小心,一个细微之处的断裂就往往使这件作品功亏一篑,因此镂雕创作的美总是犀利冷静地考验着作者的技巧、耐心、气魄和胸襟,与其说这是一个独特的创作过程,不如说是追求艺术美的创作者们对千百年来“美”的一个传承、实践、创新、修行。
 
  当然,《海底世界》的美不仅只体现在巧雕的美,镂雕的美,它实是拥有综合审美的一件精品,其造型、布局、意境等方面的美都让观者愿意为之驻足停留,细细品赏……我一向主张欣赏艺术佳作应该靠近原作,面对面地感受其脉动,听闻其呼吸,接近其灵魂。1990年有一件事应该提一下,当年《海底世界》参加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评比后,有人提出希望能把这件作品留在“中国工艺美术馆” ,而当时送作品去参展的郑宗坦先生说:“把作品送来参展是我的责任,我还有一个责任要把‘鱼’带回去,不能让它‘游’走了”。非常有幸《海底世界》至今留在了它的家乡福州。今天,当人们漫步在古朴的三坊七巷“福州雕刻艺术馆”,或许在那寻寻觅觅的转身间,突然就瞥见了它的前世今生。